政府、政黨、學者、專家一直針對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」吵吵鬧鬧,
該不該簽,到底簽了嗎,對誰比較有好處,
協議何時生效,到底生效了嗎?
媽咪聽聽聽了很久,
也搞不太清楚,
而且我們都想:「這種大型跨國協議,我們小老百姓應該也看不懂吧?」
今天爸比終於去 ECFA 網站下載了「服貿協議」的內容,
在這裡: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
嘿,發現其實本文內容很簡單啦,
只有短短幾頁,
應該有國中學歷就看得懂了!
(喔耶!感謝我們英明的政府,
簽署了連庶民都看得懂的協議,
而且還把協議公開放在網站上,
非常符合公開原則!)
據媽咪的研究,協議本文對台灣來說只有兩個重點:
第24條:「本協議簽署後,在台灣和中國政府都通知對方已完成國內程序後,第二天生效。」
(現在大家在吵的就是,台灣到底完成國內程序了沒??)
第17條:「承諾表的內容,在實施三年後才可以有任何修改。」
好啦,本文沒什麼奇怪的地方,
到底大家在吵什麼呢?
原來問題是在協議的「附件一、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」~~
這個附件一有 37 頁,
不過大家別擔心,
前面14頁是台灣對中國開放的產業,
後面23頁是中國對台灣開放的產業~~
承諾表的閱讀方式如下:
* 表格最左邊是預定要開放的產業項目,大家可以直接往下讀,找出自己的產業!
* 表格中間欄是政府開放產業的承諾,每一個產業都有 (1)(2)(3)(4)四個項目,
第(1) 是產業能不能跨國服務,這一點幾乎每個產業都被開放~
第(2) 是人民能不能境外消費,這一點也是每個產業都開放~
第(3) 是中國廠商能不能來台灣設商業據點,這一點幾乎每個台灣大小服務業都被開放~
第(4) 是中國人能不能來台灣工作居留,這一點在第一個「電腦產業」項目統一說明,
基本上不管任何產業,中國人來台灣開會可以3個月居留,
但是如果是來台灣正式工作,就可以一次簽三年,無限制展延,等於「無限期」永久居留啦!!
對了,大家有沒有很高興,
台灣對中國開放的產業只有14頁,
看起來中國對台灣開放的一定比較多吧?
不好意思捏,
台灣開放的項目只有14頁,
因為台灣開放的項目幾乎通通是「無限制開放」,
所以可以14頁裡面就寫很多項目~
而且台灣開放的項目都是很普及的項目,例如「零售服務業」,
所以保證幾乎台灣每個人都中獎滴!
中國對台灣開放的項目少很多,
而且都是踏入門檻比較高(需要高額投資、系統複雜),
中國本身也管制比較多的,
所以一般台灣民眾不太可能涉入,
甚至有些項目還被規定限制在福建和廣東省內~
所以,多出來很多頁數就是要說明這麼多限制囉!
基本上,媽咪建議大家閱讀承諾表的方式如下:
1. 先看最左欄,找出你的產業;如果找不到,別忘記有可能是「零售服務業」或「批發交易服務業」~
2. 看看中間欄,就知道政府承諾開放什麼,基本上應該都是全部開放無限制的~
3. 看看最右欄,除非是電影產業,要不然應該是沒有其它特定承諾~
4. 再往下捲到承諾表的第27頁,看看中國政府答應對台灣開放什麼項目,有沒有哪些是你覺得有興趣涉入的?
仔細看看,有沒有發現第二欄幾乎都說:「除了以下項目,不做承諾?」
這意思就是:「中國除了這裡特別開放的一點點,而且限制很多,通常還要求要考到中國證照,其它不承諾任何開放!」
所以基本上只要服貿協議正式實施,
中國人可以完全無限制來台灣做任何生意,
但只有一些些台商能夠去中國經營某些生意,
而且這些生意幾乎都是本來就已經開放給台商的~
這樣大家知道,服貿協議對誰比較有利了吧?
不用懷疑,服貿協議會將台灣產業完全暴露在中國競爭下,
中國人民可以隨時來台灣無限期工作~
當然,如果你覺得你本身很有競爭優勢,
再多中國競爭者來到你家門口開店你都不怕,
那你就不用擔心服貿協議的影響啦!!
(不過你可能有在台灣工作的父母、兄弟姐妹、親戚、朋友.........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