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由於大貝貝在小一的種種問題,
媽咪最近開始認真研讀關於兒童教育方面的書籍,
尤其是國外對於兒童教育的看法~
當然這類的書籍國內已經非常多,
但通常是針對:如何得到好成績?家長如何輔導功課?如何成為資優生?
對於台灣教育的本身特性反而鮮少研究性、數據性的分析。
可能是職業病吧,
媽咪個人在了解問題時,
比較喜歡看到作者提出所有論點的相關資料~
作者在做某種結論時,
我會想要知道:「你有相關數據嗎?你要如何佐證?」
當台灣老師堅持在白天已經寫一堆習作以後,
還給大貝貝最快一兩個鐘頭(通常更久)才寫得完的功課(之前的英文補習班也是捏),
導致大貝貝沒辦法去公園玩、去畫畫、看課外讀物、
吵吵鬧鬧導致我們全家親子關係惡劣,
媽咪想要知道:「一定要這麼多功課嗎?是誰規定的???」
媽咪找到一本國外評價相當高的英文書:「Rethinking Homework 重思回家功課」~
也許有其它家長有跟媽咪一樣的困擾與疑問,
或是之前沒有「學術背景」的資料來佐證自己的想法,
或是純粹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問題~
媽咪在此將書中大概的內容陸陸續續整理成中文的摘要與大家分享,
也歡迎大家共同討論~
為了台灣的孩子,家長一定要更充實自己的幼教資訊喔!
有些家長(和老師)也許會質疑:
「歐美的國情跟我們差太多,
我們華人社會本來就是比較競爭,
而且學中文本來就要花更多時間練習寫字,
他們英文那麼好寫,才 26 個字母,
功課少或沒功課是當然的啊!」
媽咪一開始有這樣的質疑,
但看了第一章以後,
才發現原來美國教育界與家長對於「回家功課」的態度也是大逆轉很多次唷!
這一百年來,美國從很傳統的「功課多表示學校好」,
中間經歷了反反覆覆的調整,
一直到現在這個問題仍然被熱烈討論中。
所以我們先來看美國的歷史經驗,
會發現好像跟我們台灣自己的經驗還蠻像的!
然後作者會介紹支持和反對回家功課的幾種主要論點,
大家可以想想看: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思考模式呢?
我們的想法對嗎?還是值得合理的懷疑呢?
以下內容均出於「Rethinking Homework」,
作者是 Cathy Vatterott,
由於似乎尚未有中文版,
媽咪在此先與大家分享媽咪自己製作的中文摘要。
另外還有一本中譯書叫做「家庭作業的迷思」,
英文版據說也包含相當多相關研究資料與分析,
媽咪不知道中文版翻譯的好不好讀,
但有興趣的其它家長也可以先看看~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【第一章】
ㄧ、【回家功課:太多還是太少?】美國的歷史趨勢
1890 - 學業著重於讀、寫、算術,大量背誦,所以孩子每天須花2~3小時備課
- 當時許多孩子須幫忙家務當童工,沒辦法每天備課,所以幾乎只有有錢孩子才能上學
(媽咪 OS: 台灣以前也是較窮苦,能讀書就不錯了,還抱怨功課多喔??!)
1900 - 普及教育逐漸發展,小兒科發展為醫學專科,工會運動開始提倡40小時的工作週
- 許多醫生開始反應功課犧牲孩子「呼吸新鮮空氣、曬太陽、運動」的權力
- 許多學校禁止老師出回家功課,尤其是大班~三年級年紀
(OS: 台灣民眾現在逐漸關注自己的生活品質,因此也會更關注兒童生理、心理健康)
1957 - 冷戰時期,蘇聯發射了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,美國政府對於美國孩子的科技競爭力感到大為恐慌
- 為了怕輸給蘇聯小孩,美國民眾普遍認為學業應該增加,於是回家功課重新回到主流
(OS: 台灣面對國內外的競爭,還有中國十三億人口,緊張之餘覺得還是功課多表示有努力)
1970 - 越戰時期,民眾開始質疑現有的教育體系
- 開始重申家庭功課阻礙兒童的社交經驗、戶外活動、自由創意
- 回家功課普遍再度減少
(OS: 台灣孩子展現許多生理、心理問題,例如資優生自殺、校園霸凌,因此勢必重新檢討教育制度)
1980 - 美國政府發佈白皮書,表示教育系統太弱導致經濟衰退
- 大量鼓吹更長的上學時間、更多功課
(OS: 台灣教育部表示台灣孩子品德太低、學習效果太低,再度提倡有品教育、四書五經)
2000 - 家長開始反應功課太多,影響家庭時間,尤其是雙薪家庭本來親子相處時間就少
- 某些學校又開始功課減量
(OS: 未來台灣家長會不會再反彈呢?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二、【一定要有回家功課嗎?】回家功課必要性的迷思
(一)迷思一:學校認為它們有權利甚至義務將學業「延伸」到校園外
- 老師相信他們有權力控制學童在校外的活動,學童和家長都必須配合
- 老師認為寫功課至少比看電視或打電動來的好
- 不信任家長有辦法幫孩子安排妥善的課外活動
(二)迷思二:知識性活動比非知識性活動有意義
- 許多人認為玩球、散步、騎腳踏車、跟朋友聊天等等是無意義的活動
- 兒童沒有功課就是無所事事,孩子不懂得自己安排時間
- 太閒了以後會沒有競爭力
- 忽略健康、全方位發展的孩子也需要運動、社交及情緒發展
(三)迷思三:功課教孩子責任感、自律能力、掌握時間
- 許多人認為「責任感」= 完全服從長輩的要求,不能質疑要求是否合理
- 自律能力就是做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情
- 忽略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以培養責任感,例如讓孩子參與課程設計、自我評量、管理教室等等
- 真正的責任感不能來自脅迫,而是來自掌握自我管理的權力
- 如果家長必須每天逼迫孩子做功課,孩子並沒有自己掌握時間
(四)迷思四:功課越多就表示課程越強健
- 功課越多就表示這個學校越好
- 跟大人一樣,事情越多、越辛苦就表示成效越高(是嗎?)
- 孩子太快樂就表示沒有用功學習
- 其實每個孩子需要練習的東西不同,功課多不表示有練習到重點
- 很多功課其實對學習成效並無幫助
(五)迷思五:好老師都會出功課;好學生都會做功課
- 不出功課的老師被視為懶惰、不認真
- 但很多優秀、成效好的老師不出大量功課,或根本不需要出回家功課
- 不做功課的孩子被視為懶惰、不守規矩;但很多孩子其實是家長沒時間、沒有資源、沒有能力輔導
- 孩子的行為可以完全用獎賞與懲罰來控制,所以有做功課就獎賞,沒做就必須懲罰
- 還是沒做就再加重懲罰直到孩子服從為止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三、【要功課/不要功課?】現代的爭論
(一)不能讓任何孩子落後!
- 於是學業壓力往下延伸到幼稚園
- 以前小一開始學習閱讀;現在幼稚園就開始學,小一上還有困難的就需要額外補救課程
(二)媒體與科技
- 媒體與網路增加全世界各地的討論研究
- 但媒體也變相提供「如何教孩子寫功課」、「如何考入好學校」等等的討論
(三)家長群體歇斯底里追逐明星學校
- 永遠都怕自己的孩子落後鄰居小孩,以後會考不到好學校、找不到好職業、賺不夠錢
- 導致補教業蓬勃發展
- 由於大家都「補習」,老師以為大家的程度都提高,於是又加重課業壓力與回家功課
(四)「慢活」運動
- 家長開始反抗「過量的回家功課」,認為孩子一天的制式學習不應超過8小時
- 研究顯示「自由玩耍時間」對於孩子的社交、情緒管理與親子關係都非常重要
- 過量功課減少孩子的自由時間、增加憂慮(甚至憂鬱症)、降低整體健康(例如背痛、睡眠不足)
- 過量功課降低孩子自然的好奇心、以及對學習的自主性興趣與熱愛
媽咪最近開始認真研讀關於兒童教育方面的書籍,
尤其是國外對於兒童教育的看法~
當然這類的書籍國內已經非常多,
但通常是針對:如何得到好成績?家長如何輔導功課?如何成為資優生?
對於台灣教育的本身特性反而鮮少研究性、數據性的分析。
可能是職業病吧,
媽咪個人在了解問題時,
比較喜歡看到作者提出所有論點的相關資料~
作者在做某種結論時,
我會想要知道:「你有相關數據嗎?你要如何佐證?」
當台灣老師堅持在白天已經寫一堆習作以後,
還給大貝貝最快一兩個鐘頭(通常更久)才寫得完的功課(之前的英文補習班也是捏),
導致大貝貝沒辦法去公園玩、去畫畫、看課外讀物、
吵吵鬧鬧導致我們全家親子關係惡劣,
媽咪想要知道:「一定要這麼多功課嗎?是誰規定的???」
媽咪找到一本國外評價相當高的英文書:「Rethinking Homework 重思回家功課」~
也許有其它家長有跟媽咪一樣的困擾與疑問,
或是之前沒有「學術背景」的資料來佐證自己的想法,
或是純粹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問題~
媽咪在此將書中大概的內容陸陸續續整理成中文的摘要與大家分享,
也歡迎大家共同討論~
為了台灣的孩子,家長一定要更充實自己的幼教資訊喔!
有些家長(和老師)也許會質疑:
「歐美的國情跟我們差太多,
我們華人社會本來就是比較競爭,
而且學中文本來就要花更多時間練習寫字,
他們英文那麼好寫,才 26 個字母,
功課少或沒功課是當然的啊!」
媽咪一開始有這樣的質疑,
但看了第一章以後,
才發現原來美國教育界與家長對於「回家功課」的態度也是大逆轉很多次唷!
這一百年來,美國從很傳統的「功課多表示學校好」,
中間經歷了反反覆覆的調整,
一直到現在這個問題仍然被熱烈討論中。
所以我們先來看美國的歷史經驗,
會發現好像跟我們台灣自己的經驗還蠻像的!
然後作者會介紹支持和反對回家功課的幾種主要論點,
大家可以想想看: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思考模式呢?
我們的想法對嗎?還是值得合理的懷疑呢?
以下內容均出於「Rethinking Homework」,
作者是 Cathy Vatterott,
由於似乎尚未有中文版,
媽咪在此先與大家分享媽咪自己製作的中文摘要。
另外還有一本中譯書叫做「家庭作業的迷思」,
英文版據說也包含相當多相關研究資料與分析,
媽咪不知道中文版翻譯的好不好讀,
但有興趣的其它家長也可以先看看~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【第一章】
ㄧ、【回家功課:太多還是太少?】美國的歷史趨勢
1890 - 學業著重於讀、寫、算術,大量背誦,所以孩子每天須花2~3小時備課
- 當時許多孩子須幫忙家務當童工,沒辦法每天備課,所以幾乎只有有錢孩子才能上學
(媽咪 OS: 台灣以前也是較窮苦,能讀書就不錯了,還抱怨功課多喔??!)
1900 - 普及教育逐漸發展,小兒科發展為醫學專科,工會運動開始提倡40小時的工作週
- 許多醫生開始反應功課犧牲孩子「呼吸新鮮空氣、曬太陽、運動」的權力
- 許多學校禁止老師出回家功課,尤其是大班~三年級年紀
(OS: 台灣民眾現在逐漸關注自己的生活品質,因此也會更關注兒童生理、心理健康)
1957 - 冷戰時期,蘇聯發射了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,美國政府對於美國孩子的科技競爭力感到大為恐慌
- 為了怕輸給蘇聯小孩,美國民眾普遍認為學業應該增加,於是回家功課重新回到主流
(OS: 台灣面對國內外的競爭,還有中國十三億人口,緊張之餘覺得還是功課多表示有努力)
1970 - 越戰時期,民眾開始質疑現有的教育體系
- 開始重申家庭功課阻礙兒童的社交經驗、戶外活動、自由創意
- 回家功課普遍再度減少
(OS: 台灣孩子展現許多生理、心理問題,例如資優生自殺、校園霸凌,因此勢必重新檢討教育制度)
1980 - 美國政府發佈白皮書,表示教育系統太弱導致經濟衰退
- 大量鼓吹更長的上學時間、更多功課
(OS: 台灣教育部表示台灣孩子品德太低、學習效果太低,再度提倡有品教育、四書五經)
2000 - 家長開始反應功課太多,影響家庭時間,尤其是雙薪家庭本來親子相處時間就少
- 某些學校又開始功課減量
(OS: 未來台灣家長會不會再反彈呢?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二、【一定要有回家功課嗎?】回家功課必要性的迷思
(一)迷思一:學校認為它們有權利甚至義務將學業「延伸」到校園外
- 老師相信他們有權力控制學童在校外的活動,學童和家長都必須配合
- 老師認為寫功課至少比看電視或打電動來的好
- 不信任家長有辦法幫孩子安排妥善的課外活動
(二)迷思二:知識性活動比非知識性活動有意義
- 許多人認為玩球、散步、騎腳踏車、跟朋友聊天等等是無意義的活動
- 兒童沒有功課就是無所事事,孩子不懂得自己安排時間
- 太閒了以後會沒有競爭力
- 忽略健康、全方位發展的孩子也需要運動、社交及情緒發展
(三)迷思三:功課教孩子責任感、自律能力、掌握時間
- 許多人認為「責任感」= 完全服從長輩的要求,不能質疑要求是否合理
- 自律能力就是做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情
- 忽略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以培養責任感,例如讓孩子參與課程設計、自我評量、管理教室等等
- 真正的責任感不能來自脅迫,而是來自掌握自我管理的權力
- 如果家長必須每天逼迫孩子做功課,孩子並沒有自己掌握時間
(四)迷思四:功課越多就表示課程越強健
- 功課越多就表示這個學校越好
- 跟大人一樣,事情越多、越辛苦就表示成效越高(是嗎?)
- 孩子太快樂就表示沒有用功學習
- 其實每個孩子需要練習的東西不同,功課多不表示有練習到重點
- 很多功課其實對學習成效並無幫助
(五)迷思五:好老師都會出功課;好學生都會做功課
- 不出功課的老師被視為懶惰、不認真
- 但很多優秀、成效好的老師不出大量功課,或根本不需要出回家功課
- 不做功課的孩子被視為懶惰、不守規矩;但很多孩子其實是家長沒時間、沒有資源、沒有能力輔導
- 孩子的行為可以完全用獎賞與懲罰來控制,所以有做功課就獎賞,沒做就必須懲罰
- 還是沒做就再加重懲罰直到孩子服從為止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三、【要功課/不要功課?】現代的爭論
(一)不能讓任何孩子落後!
- 於是學業壓力往下延伸到幼稚園
- 以前小一開始學習閱讀;現在幼稚園就開始學,小一上還有困難的就需要額外補救課程
(二)媒體與科技
- 媒體與網路增加全世界各地的討論研究
- 但媒體也變相提供「如何教孩子寫功課」、「如何考入好學校」等等的討論
(三)家長群體歇斯底里追逐明星學校
- 永遠都怕自己的孩子落後鄰居小孩,以後會考不到好學校、找不到好職業、賺不夠錢
- 導致補教業蓬勃發展
- 由於大家都「補習」,老師以為大家的程度都提高,於是又加重課業壓力與回家功課
(四)「慢活」運動
- 家長開始反抗「過量的回家功課」,認為孩子一天的制式學習不應超過8小時
- 研究顯示「自由玩耍時間」對於孩子的社交、情緒管理與親子關係都非常重要
- 過量功課減少孩子的自由時間、增加憂慮(甚至憂鬱症)、降低整體健康(例如背痛、睡眠不足)
- 過量功課降低孩子自然的好奇心、以及對學習的自主性興趣與熱愛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